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。从国民经济循环角度看,没有消费需求就没有投资需求。当前,随着疫情防控平稳转段,消费总体呈现复苏态势。数据显示,2023年一季度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.8%,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5.4%,均创一年来新高;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.6%,明显回升。可以预期,随着餐饮、旅游、文化等消费场景转入正常,一些“憋了许久”的消费需求将持续释放,复苏的消费将成为支持今年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。
在当前的消费复苏进程中,一个突出特点是服务性消费复苏快。一季度,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达2807元,同比增长6.2%,增速高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;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为41.7%,比上年同期有所回升。“五一”假期消费预订情况显示,旅游、住宿等消费有望恢复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2019年水平,国内游订单或将追平2019年;出境游预订或同比增长超18倍。
这些数据,一方面反映出我国消费市场的韧性,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基本趋势。2013年至2019年,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服务消费水平从5246元增长到9886元,年均增长超过11%。尽管疫情对线下接触式、聚集式的服务性消费带来比较大的冲击,但服务消费需求仍然在增长,升级趋势并没有改变。预计到2025年,服务性消费占比有望达到或者超过50%。
从这个角度看,既要重视短期的消费复苏,也要关注消费结构升级。要通过结构性政策调整和改革,在推动消费持续复苏中,加快消费结构升级进程。
其一,全面落实“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”的要求。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,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动力。从经济发展实践看,经济增长的目的之一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。投资和储蓄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消费,是未来的消费。没有消费或者消费不足的经济体,很难吸引投资,很难实现投资快速增长,这是前提与基础。这两年,一些经营主体受到比较大的影响,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消费受到影响。为此,要把释放消费潜力、推动消费结构升级作为重要政策导向,把今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提出的“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”全面落实到位。
其二,以稳定消费预期为重点,加快提升消费能力、消费意愿。受疫情冲击,去年4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出现显著下降,近几个月已有所恢复,但尚未完全回到此前的水平。这就需要加快稳定消费预期,改善消费预期。比如,加大就业优先力度,加大对青年就业的支持力度,持续降低失业率;针对小微企业面临的某些挑战,加大相关政策支持,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,使其在吸纳就业中发挥更大作用;推动收入分配领域基础性制度改革,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。
其三,加快消费软环境建设。如果说营商环境是投资的空气,那么消费环境就是消费的空气。尤其是服务性消费对消费环境的要求更高。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加快消费软环境建设。最近火出圈的淄博烧烤,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地方政府主动引导,构建亲消费的环境,做大消费场景。由此也给各地带来重要启示,政府在引导和释放消费方面是大有可为的,关键是因地制宜,积极行动。
其四,加大消费硬环境建设。消费具有很强的流动性,消费基础设施越完善,消费释放的成本就越低。这就需要以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导向,加快推动全国统一的公共消费基础设施建设。比如,用好消费基础设施发行REITs政策,不仅将带来巨大的投资空间,也为消费释放奠定坚实基础。 (匡贤明 来源:经济日报)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太平洋五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豫ICP备2022016495号-17 联系邮箱:93 96 74 66 9@qq.com